新华社兰州6月12日电(王紫轩、文静、赵伟宏)在历史悠久的古院落里喝一杯咖啡、在古色古香的巷道里看非遗绝活、在近千年树龄的古槐下消夏纳凉……在甘肃省天水市修旧如旧的古民居中,人们惬意地感受着“岁月静好”。
这是6月9日拍摄的天水古城夜景。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不破坏原貌,修旧如旧,古居才能韵味长留。”清丽古朴的“飞将军”李广故居一角,年过七旬的赵昌荣指着檐下一条精美的雕花拱垫板娓娓道来。板上,新补的明黄色木块毫不违和地镶在缺损处,与褪色原木相呼应。
图为修缮后的“飞将军”李广故居垂花门。新华社记者文静摄
赵昌荣是天水人,从小在古街巷里穿行游玩的他对家乡的垂花门、小木楼情有独钟。为了留住属于家乡的独特“品格”,他投身古建?;ぃ桓删褪?0多年。
甘肃省天水市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五城连珠”的格局里散落着众多明、清、民国时期的民居。然而,在数百年风雨侵蚀中,以土木结构为主的古民居渐渐变为墙倾顶陷、柱架糟朽的“危房”,无法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为开展系统的?;ば薷垂ぷ?,天水市决心对古民居“摸底”普查。2003年,赵昌荣等7人组成古民居调查组,历经三个月的“问诊把脉”,他们发现林立的高楼间潜藏着一大批“隐姓埋名”的珍贵遗存。
游客在天水古城游玩(6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天水市历史文化名城?;ぶ行闹魅胃督ê旖樯?,基于三次普查,天水确定了城区范围内143处明清古民居。各级文物?;さノ恢鸩铰涫低晟乒琶窬咏ǖ?、升级、挂牌工作,及时修缮50多处濒临倒塌的古民居。
2018年,天水市启动实施天水古城西关片区综合?;び肜孟钅浚谩疤诹荒瘛钡姆绞浇锘脑煊牍啪颖;は嘟岷?,征收房屋,统一修缮。退休的赵昌荣被返聘回来“复诊开方”,把好修缮方案和施工图的技术关。
“天水古民居既有北方建筑的雄厚,又有南方建筑的灵巧,尤以雕花见长?!闭圆偎?,乱改乱建不仅会破坏美感和价值,更会让一脉相承的城市“肌理”面目全非。
为了更好地保留古民居群的韵味,修复工程遵循文物?;しㄖ小安桓谋湮奈镌础钡脑?,坚持原形制、原结构、原工艺、原材料,力求恢复原状、最小干预。
“目前一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共修缮文物保护院落29处。除依托古民居打造文化展馆外,我们还引进非遗文化作坊、特色餐饮等休闲业态?!碧焖懦怯慰头癫扛辈砍こ旅缢担ツ?月开城以来,这里成了老少咸宜的“打卡地”,累计接待游客200万人次。
天水古城夜景。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古城内的赵氏古宅一隅,罗莉正忙着接待前来用餐的客人。席间,披萨、意大利面等西式菜令客人食指大动?!霸诠牌佑难诺脑郝淅锍晕鞑?,这种‘中西合璧’的体验很受年轻人青睐?!甭蘩蛩?。在她看来,在古城内开西餐厅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闭圆僖魉凶殴示又械拈毫毓畔锵蚯白呷?。两旁,雕漆、竹编、泥人作坊与西餐馆、咖啡厅错杂排列,尽数掩映在古槐的绿色华盖中。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