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6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款_300快餐500一条龙,风楼阁全国同城官网入口,100元泡妞电话

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文化惠民措施实 乡风文明气象新

发布时间:2022-07-15 09:39:36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作者: 常钦 | 责任编辑:谢荣宇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内容。各地加快补上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短板,提升乡村文化活动服务效能,让文明乡风融入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乡亲们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有场所、有活动、有队伍,农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傍晚时分,甘肃省康乐县八松乡魏家寨村文化广场上,悠扬的旋律响起,68岁的李月娥和老姐妹们练起扇子舞。“有场地、有人教,我每天都来跳上半小时。听说村里筹建舞蹈队,我第一个报了名?!崩钤露鹚怠?/p>

很难想象,这个欢声笑语的美丽乡村曾是个贫困村。李月娥回忆,经过脱贫攻坚,乡亲们的腰包鼓了起来,大家伙儿都希望空闲时候能多乐呵乐呵。

中建二局一公司派驻魏家寨村的帮扶干部孟祥彬和村干部一起,进村入户征集意见,请来规划师设计方案?!按蠡锒粗赜槔帧⒔∩砹较罟δ?,这也是文化广场建设的重点。”孟祥彬说,乡亲们热情很高,不少人主动帮忙,一个多月后144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完工投入使用。

“文化广场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贝宓持Р渴榧悄艄芩担幕愠∠钅康玫较乩锏拇罅χС?,帮扶单位加大资金投入,建成了全村靓丽的风景线。省里的惠民演出、乡里的运动会和村里的篮球赛都在广场举办,丰富多样的活动很受村民欢迎。

“文化设施建好更要用好?!迸┮蹬┐宀抗芾砀刹垦г合绱逭裥搜芯恐行闹魅闻沓?,建设好文化礼堂、文化广场、乡村戏台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还要结合好春节、农民丰收节等节日,组织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提升设施利用率。

越来越多的乡亲在家门口“吃”上文化“大餐”。

“哐采、哐采……”河南省灵宝市城关镇北田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人头攒动,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灵宝蒲剧精彩开演,赢得村民们的阵阵掌声?!懊恐芏祭囱莩觯鼙呦访?、群众都爱来看戏?!币涤嗑缤鸥涸鹑巳我笏?,“这几年,不少乡村建起广场、舞台,我们经常到各村巡回演出哩!”

“植根群众、惠及群众,送文化还要‘种’文化?!绷楸κ形幕莨莩だ钛弈冉樯?,市里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组建起62个乡村文化合作社,开展文化培训,农民成了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如今,在灵宝,业余小剧团、蒲剧团队、舞蹈队……一支支“不走的文化队伍”活跃在乡镇,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农忙干农活,农闲排节目,推出乡土剧,演给乡邻看?!痹诹楸κ形迥断缱锎逦幕献魃?,村民张彦芳边化装边介绍,合作社就地取材,将好人好事、惠农政策编成小品小唱,搬到村巷小院、田间地头义务演出,“乡亲们非常爱看,俺们越演越有劲?!?/p>

截至目前,全国所有行政村都有了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室,广大农村、社区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超过57万个。各地不断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乡进村,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有场所、有活动、有队伍,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供给精准化,服务更贴心,农家书屋成了农民的“加油站”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江口镇东风村农家书屋内,干净明亮,1500多册图书摆满书架?!疤凳槲菪陆艘慌赜诶遁种驳氖?,赶紧瞧瞧去!”一大早,农技员刘席中就和果蓝美家庭农场负责人温刚一起来到农家书屋。

温刚是农家书屋的???。返乡创业之初,他一直为选产业而烦恼。有一天,刘席中来农家书屋送培训教材、更新农林类报刊资料,温刚跟着他进了农家书屋,“进来后发现农家书屋里有很多实用书籍,报刊上还有不少实用信息,后来这里就成了我‘加油充电’的好去处?!?/p>

依靠学到的知识和技术,温刚开办起家庭农场?!八募居泄?,草莓、葡萄、脐橙、冬枣等轮番上市,年利润达80万元。”温刚说。

顺应新需求,农家书屋不断升级。最近村里开通了数字农家书屋线上平台,村民想看什么,随时能点单;农家书屋没有的,还能在平台上查询,非常方便。

小小书屋作用大。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新宁镇百合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家书屋成了社区儿童的“第二课堂”?!安还庥泻每吹氖榧?,还有志愿者辅导作业,举办朗诵、书法等活动。”农家书屋成了小学生黄滢逸每天放学后必去的“打卡地”。

书屋负责人郭梅介绍,孩子“放学后没人管”是搬迁群众的愁心事,社区积极对接附近的高校资源,在书屋开展志愿服务,每天下午4点半学生放学后,由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开展作业辅导、趣味阅读等活动,有效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文化惠民,要不断提高农家书屋服务效能?!鄙缜持Р渴榧橇罕芩担缜衔奶寤疃行?、儿童之家等资源,全面改善书屋环境和活动条件。书屋全年为社区600多名在校生、3000多名群众提供种类丰富的书籍和舒适的学习环境,还经常开展红歌传唱、红色观影等各类活动。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农家书屋58.7万家,累计配送图书超过12.4亿册。全国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农家书屋达到18万家,免费提供数字阅读内容上百万种。

“农家书屋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生动注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研究员许汉泽说,近年来我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借助数字化升级改造,极大提升了服务效能,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明显增强。一些地方还在做优服务上下功夫,将专业的志愿服务、社会工作等组织机构引入乡村,推动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抓技能培训,建激励机制,提振乡村全面振兴的精气神

骤雨初歇,赣县区三溪乡下浓村的“科技小院”又热闹了起来。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听饲养能手李开嵘讲解湖羊养殖技术。“不光要给好草料,还要有干净舒适的环境。吃得好,住得好,心情好,湖羊肉质肯定喷喷香……”李开嵘风趣的讲解引得现场欢笑声不断。

赣县区农业农村局农技站负责人廖世亮介绍,三溪乡林草资源丰富,为满足乡亲们发展湖羊产业的需求,当地依托湖羊基地,与省科协、江西农业大学等共建湖羊产业“科技小院”,安排省、市科研人员驻地服务,常态化举办农技培训,零距离服务周边农户。

“饲养中遇到啥问题,专家随时能解答?!贝迕窭得宜担?年前,她都没见过湖羊,靠着一次次科技培训和专家指导,如今她成了乡里小有名气的养殖能手。

在赣县区,依托乡村主导产业打造农技培训课堂,成了乡村建设的重点。廖世亮说,区里围绕油茶、湖羊、蔬菜、脐橙等产业,建设了260个农技培训课堂,培训农民近5万人次。为鼓励乡亲们学技术,区里还同步开展星级创评活动,优秀者还能享受信贷优惠等扶持政策。

完善激励机制,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前不久,湖北省竹溪县泉溪镇坝溪河村,10名好公婆好媳妇、5名保洁员戴上了大红花,受到奖励表彰。坝溪河村党支部书记李新春说,去年初村里推出“乡风文明建设积分卡”,开展“五好”“最佳”评选,“这些对于涵养文明乡风发挥了重要作用?!?/p>

一次积分评比中,村民张显志家因环境卫生差,被扣了10分?!盎肪澄郎看蠹遥际窍缋锵缜?,我可不能丢脸?!闭畔灾舅婕葱卸鹄矗刻煸缙鸷蟀盐堇镂萃?、门前道路先收拾干净,再出去干活?!袄险懦沟妆淞耍〗衲晁贡煌萍鑫绶缥拿魈卦技喽皆薄!崩钚麓核怠?/p>

精神文明建设提振乡村全面振兴精气神。各地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去年,全国新创建100个示范乡(镇)、994个示范村(嘎查),全面推广积分制、清单制等经验,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注入了新动能。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15日 18版)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