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3日电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3日表示,今年10月上旬,山西、河南突发严重汛情。据统计,山西共有1783处文物不同程度受损。目前,国家文物局和各级文物部门组织各方面文物专家,正在有序推进受损文物的排险处置、保护修缮等各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正在紧张积极有效地进行。
国新办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前不久,文博大省山西遭受了暴雨灾情,引起了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有不少文物古迹在此次暴雨灾害中受损,请问目前对这些受损文物古迹的修复工作是否已经提上日程?打算如何进行修复?对应对自然灾害、加强低级别文物的?;び心男┚咛灏才??
李群介绍,今年10月上旬,山西、河南突发严重汛情。据统计,山西共有1783处文物不同程度受损,有的文物建筑屋顶漏雨、墙体开裂,有的地基出现了坍塌,还有个别博物馆有小面积的进水。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有关文物部门积极应对,我也亲自带队去了现场,广大文物工作者都是“闻汛而动”,第一时间对受损的文物进行了抢救支护、排除险情。
“目前,国家文物局和各级文物部门组织各方面文物专家,正在有序推进受损文物的排险处置、保护修缮等各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正在紧张积极有效地进行?!崩钊罕硎?。
李群进一步介绍,汛情发生以后,一方面我们组织好排险维护维修,同时也认真思考,会同应急管理部,针对如何提高文物防灾减灾能力,密集出台一系列措施。在这次规划中也有一些举措:一是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健全文物灾害的综合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要做到“先知”,先要预判到。
二是制定应急预案,切实提高文物?;び惫芾硭?,一旦发生汛情,一旦发生险情,能够按照预案要求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置。
三是开展文物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排查,实施文物加固、灾害防控等工程。同时,要针对气候变化对文物的影响,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用科技找到防灾“密码”。
李群表示,因为这次降雨主要是在北方少雨地区,以往这些地方的文物得以比较好的?;ぃ艽蟪潭壬弦彩怯捎谄蚋稍?,随着气候的变化,这几年来这些区域降雨明显增多,所以我们在“十四五”期间要加强科学研究与技术在防灾方面的应用,要找到文物防灾的“密码”。
“特别是针对您刚才讲的低级别文物、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持续加强基层文物?;す芾矶游榻ㄉ?,构建多渠道基层文物?;た椿せ疲挂睦缁崃α炕斡?,改善低级别文物的保存现状。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依法明确这些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责任和相关工作要求?!崩钊喝缡撬怠?/p>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