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北京3月30日讯 今年6月12日,北京人艺将迎来70周年院庆。3月29日,伴随经典剧目《雷雨》的上演,“北京人艺建院七十周年纪念演出季”正式启幕。
七十年来,北京人艺用三百多部作品,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和舞台下几代观众一起共同创造了历史?!袄竽徊攀钦娴摹保湍畋本┤艘绽纷詈玫姆绞?,就是为观众持续奉献精彩的演出。接下来三个月时间里,十余部涵盖古今中外各类题材的人艺保留剧目,包括《蔡文姬》《白鹿原》《茶馆》《阮玲玉》《哗变》《日出》《我们的荆轲》等将先后与观众见面。
用家喻户晓的《雷雨》打头阵,足以体现出北京人艺整个纪念演出季的分量。这部创作于1933年的曹禺名作,既是中国话剧史上当之无愧的高峰之作,也是北京人艺的看家戏和“压舱石”。经过68年600余场的演出,传承至今,让观众看的就是原汁原味的经典味道?!把荨独子辍凡皇且恢种耙?,是一份事业?!本」苷獠烤缒考负趺磕甓蓟嵘涎?,但导演顾威对全组仍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拔颐且厥泳?,敬畏经典,爱惜经典。不管是青年演员、中年演员,还是像我这样的退休老演员、老导演,谁遇到《雷雨》都是一份幸运?!贝舜窝莩黾扔泄壑谑煜さ摹袄辖?,也有近些年来陆续加盟的“新人”。不变的是对经典的坚守,和对舞台呈现的精益求精。
“当年夏淳导演的奶奶带他去看了《雷雨》,他从此立志投身话剧事业。我在初中的时候,看了郑榕老师和朱琳老师演的《雷雨》被深深震撼,作为一个少年,被演出的氛围和剧中人物的真切感受所打动,所以决定要走上话剧之路?!钡佳莨送讣啊独子辍返镊攘?,有着切身的感受,他说,这部作品影响了一代代的导演、演员,同时也影响着一批批走进剧场的观众?!按兴俏颐堑脑鹑?。”
一座周公馆,八个主要角色,每一个都被作者赋予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是《雷雨》让人可以反复欣赏的原因?!拔裁垂壑谑煜ち斯适禄鼓芾醇绦次颐堑难莩?,看的是我们在舞台上如何生动地去演绎人物?!贝?004年出演大少爷周萍,到2020年升级老爷周朴园,同时担任联合导演,到今年王斑已经与周公馆一起“生活”了十八年。“我可以自己跟自己对词儿了?!蓖醢咝ρ裕率瞪?,忘掉大少爷,投入老爷是他近两年来在做的事。演出周朴园的多样性是他的初衷,“因为曹禺笔下写的是复杂的人、深刻的人、值得去悲悯的人。”观众在舞台上看到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冷漠的人,而是一个家长、一个父亲,一个有着“孤独”感的人。
第三次在舞台上扮演蘩漪的演员张培,已经是人艺舞台上的成熟演员,两年前接到这个角色,张培表示,最感谢的是人艺的舞台能够“等待人的成长。”因为随着一年一年的反复走近人物,才能去体会人物深层的东西?!叭宋锏慕谧嗖皇羌际跎系模切睦砩系?。我们把内心节奏演出来了,观众才能看懂?!闭排嗨担缃袢绻盟靡桓龃世葱稳蒉冷?,那就是“呐喊”。要在舞台上演出她“雷雨”般的性格,让观众去理解她。青年演员刘智扬此次是第二次出演周萍,他称这是为自己“圆梦”?!拔蚁胂扔谜娉?,把心交给对手,交给观众。”不给人物贴上所谓的“标签”是他塑造人物的方式,“要让人去相信,去体会他的精神世界。”
“《雷雨》是演不尽的,也是说不完的。”剧组的每一位演员都在反复的舞台锤炼中,去传承经典。台上“精致讲究”——八个角色台词、语气、节奏各有特点,合在一起又和谐的像一出交响乐;台下“一丝不苟”——新老传承,新人从前辈身上汲取能量,“老将”放下经验,重新出发。用《雷雨》剧组的话来说,他们是在用“工匠精神”钻研这部作品,希望对得起每一位走进剧场的观众。
本轮演出将持续至4月10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