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运河建于隋朝,历经千年风雨,她依旧辉煌灿烂。在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古老的大运河不仅成为我国南北重要的水运通道,还孕育出了灿烂的运河文化,一处处运河文化遗址遗存,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和文化景观。
运河经中原,流经之地文化璀璨。大运河河南段主要由隋唐大运河通济渠北段、永济渠南段及京杭大运河会通河台前段构成,已确认河道或河道遗址686公里,涉及洛阳、郑州、开封、商丘、焦作、新乡、鹤壁、安阳、濮阳等9个省辖市,以及巩义、永城、滑县3个县(市),流经41个县(市、区),文化遗存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2014年6月22日,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8届大会上,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名录》。
运河申遗成功,河南功不可没。没有中原运河文化的支撑,就不会有运河的申遗成功。在大运河申遗的项目里,河南大运河元素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大运河河南段包括洛阳市回洛仓遗址和含嘉仓遗址,通济渠郑州段,通济渠商丘南关段,通济渠商丘夏邑段,卫河(永济渠)滑县—浚县段,浚县黎阳仓遗址共7项遗产入选,涵盖了河道、码头、河堤、桥梁、仓窖、水工设施等完整的遗产类型,见证了大运河从开凿、发展到繁荣、没落的历史进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发现的3座大型皇家粮仓遗址,排列有序,规模宏大,有力印证了隋唐大运河保障重大军事行动和经济开拓的重要功能。含嘉仓是位于隋唐洛阳城内的皇家粮仓,总计有粮窖400座以上。含嘉仓160号仓窖遗址是含嘉仓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储量最大的仓窖遗存。如此丰富的运河文化遗址遗存,不但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勤劳与勇敢,更见证了大运河的政治、文化融合属性,没有大运河就没有南北的融合发展,大运河在南北文化交流方面居功至伟。
在发展中?;ぃ诒;ぶ蟹⒄梗橹凳┐笤撕颖;す婊?,?;ご笤撕庸υ诘苯瘢谇?。大运河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只有?;ず么笤撕游幕糯娌拍苌喜焕⒐湃恕⑾虏焕⒆铀?,延续大运河文明薪火,让大运河文化生生不息。近年来,河南积极发掘大运河文化,注重?;ず么笤撕游幕颍〉昧瞬凰椎某删?。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大运河文化?;ご欣霉婊僖贰洞笤撕游幕挪;ご泄婊返裙疑衔还婊?,按照《河南省大运河文化?;ご欣檬凳┕婊诽岢龅摹傲街帷⑷?、七片区”空间布局,打造继古开今的璀璨文化带等要求,2019年底,河南省文物局委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了包含文物、非遗、水利、旅游等专家的编制团队,组织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规划》的编制实施,为?;ず么笤撕?河南段)提供了根本的法律遵循,用法律?;ず么笤撕映晌缁峁彩逗托卸?/p>
科技赋能,为运河文化?;ぬ峁┪尴蘅赡?。运河文物具有不可复制性,一旦毁坏将成为永久历史遗憾。中原运河河道走向清晰,运河形态较为完整,历史文化信息保存良好,遗产完整性和真实性强。目前,沿线文化资源有世界文化遗产5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59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6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名镇3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8座、名镇20座、名村12个。科技强则文物强,科技兴则文物兴。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运河文物保护应融入更多的科技因子,充分利用现代修复技术对运河文物进行复原整修,为运河文物“强筋壮骨”。另外,数字赋能,充分运用现代智能技术,可以制作成现代运河模型图,将整个中原运河段收入画中,给后人留下完整的运河资料,以飨后人。
古“运”星汉灿烂,中原魅力无限。河南作为我国重要的文明发祥地,这里不但有安阳殷墟文化遗址,运河文化同样熠熠生辉、璀璨夺目。十年来,河南人民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运河文化遗产,运河博物馆相继建立,让中原运河文化薪火相传。运河文化已经深深地植入河南人民的心中,产生了时代共鸣和价值认同,历久弥新。人们有理由相信,得益于文化自信的支撑,河南人民在?;ご笤撕游幕矫嬉欢ɑ嵊行碌慕ㄊ?,让我们共同期待,迎接中原运河文化的繁荣与昌盛。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