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敦煌8月20日电 题:石窟寺如何避风雨?多国专家研讨文化遗产?;ぶ卫?/strong>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极端天气增多、旅游需求旺盛、保护技术和能力面临诸多挑战;气候变化威胁持续存在,需制定相应的规划准备;生物因素已成当前主要威胁因素之一,亟需先期预防……延续人类文明的石窟寺如何规避不期而至的“风雨”?连日来,来自世界16个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学者共探治理妙招。
8月19日至21日,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主办的“2024·石窟寺?;す事厶场痹诟仕喽鼗途傩?,与会专家围绕石窟寺保护理念与技术、考古与价值阐释、管理与能力建设等议题,对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治理问题进行研讨。
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说,近年来,中国与多家国际组织开展广泛合作,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治理,搭建亚洲文化遗产领域首个国际合作机制,持续指导和支持中国文物?;せ褂朊拦?、意大利、日本、英国、法国的著名文化遗产?;ぱ芯炕箍故咚卤;ぱ芯亢献?,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
据了解,中国在石窟寺本体?;ば奚伞⒃靥寮庸逃牖肪持卫?、数字化保存与监测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丰硕成绩。近年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美国盖蒂?;ぱ芯克?、澳大利亚遗产委员会合作的莫高窟保护等项目,不但指导了莫高窟的科学保护管理,而且催生了至今仍在有效指导中国文物?;な导摹吨泄奈锕偶1;ぷ荚颉?。
“文化遗产的国际交流促进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发展和?;に降奶岣??!惫厍勘硎?,随着中国文化遗产?;な乱档姆⒄?,中国也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国际合作当中,支持敦煌研究院为代表的文化遗产?;ぱ芯炕垢嗟亍扒虢础薄白叱鋈ァ?,为国际文化遗产?;び敕⒄棺鞒鲇τ泄毕住?/p>
“?;ず凸芾硎嵌喾矫娴?,需要理解遗址所有价值并加以保护,可能出现的气候变化等新威胁也值得警惕……”与敦煌研究院结缘30余年的美国盖蒂?;ぱ芯克紫钅孔夷谖ぐ⒏Ρ硎?,美中双方携手针对莫高窟面临的危岩体和洪水等挑战已得到解决。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介绍说,长期以来,该院逐步总结形成了古代壁画彩塑、石窟寺崖体及土遗址?;ぜ庸?、石窟监测预警、文物数字化等成套关键技术体系,已应用于中国200多项文物保护工程。在国内外举办30多场数字化展览,还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游客参观模式,有效缓解了旅游开放和文物?;ぜ涞拿?,为石窟等脆弱文化遗产的?;ず陀行Ю锰峁┝私杓悸贰?/p>
近年来,文物保护不仅涉及地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还关联到历史、艺术、考古等人文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环境工程等工程科学,仅靠单一学科已无法解决文物?;さ氖导市枨?,开展多学科深度交叉研究已成为必然趋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刘汉龙表示,近年研究发现,大量石质文物出现剥落、残缺等病害,针对传统修复材料的相对缺点,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微生物岩土工程备受海内外关注,并兴起了微生物技术修复、加固土遗址和石窟遗址的研究,这为石质文物等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为子孙后代?;の奈铮碧峁┒怨ノ拿鞯慕逃臀幕?。”法国塞吉巴黎大学教授文森特·德塔尔表示,未来将全面发展的遗产科学,致力于通过整合科学、技术和人文学科来保护和理解文化遗产,对于?;の幕挪⑷繁:蟠幸约霸銮坷肺幕私庵凉刂匾?。(完)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