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600三小时全套人到付款_300快餐500一条龙,风楼阁全国同城官网入口,100元泡妞电话

网站无障碍
站内搜索

北京扎实做好文化建设这篇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4-09-20 09:05:22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潘俊强 施芳 | 责任编辑:姜一平

金秋时节,北京迎来“京彩灯会”。2024年北京中秋国庆彩灯游园会在园博园盛大开幕?!按笙房幢本薄肮庖谢薄?00余组彩灯,全面展示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新作为、新成效。

近年来,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摆在新时代首都发展的突出位置,举全市之力做好首都文化建设这篇大文章。

北京市委书记尹力表示,北京将不断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功能建设,努力在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中走在前列。

高举思想旗帜凝心铸魂

京华大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扎实开展。在西城区“广艺+”市民文化中心,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袁振龙作理论宣讲时,邀请北京曲艺团演员何丹配合表演单弦作品《一桌家宴》,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入脑入心。

高举思想旗帜,北京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际介绍,北京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构建起覆盖各级党组织的全员学习体系,创新开展“理论+百姓+文艺”互动化宣讲,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新学期伊始,“伟大开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组织专题展”在北京理工大学展出,不少师生来此接受红色教育。近年来,北京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精品展览进校园,打造流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近年来,北京持续挖掘首都特色红色资源,加强革命文物?;だ?,构建立体革命文物?;ぬ逑怠8骼嗪焐试匆殉晌呈费敖逃氖稻翱翁?,成为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文明是城市最暖的名片。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坚持市民群众主体地位,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全力打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如今,48万余名身边榜样覆盖各行各业,“北京榜样”品牌越擦越亮;以“柠檬黄”“志愿蓝”“平安红”等为代表的首都志愿者,遍布城乡基层;“文明驾车礼让行人”等主题活动广泛开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擦亮历史文化遗产金名片

“北京城的精灵”雨燕踏风翩飞,中轴线沿途壮美景观一一展现,古老而又时尚的双奥之城魅力尽现……一部名为《舞动北京》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展示了首都北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盛景,让不少海外观众直言“想到北京看看”。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北京的金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传承、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擦亮这张金名片。

有序推进太庙、天坛、先农坛等文物腾退工作;开展百余项文物修复工程;实景三维技术“复刻”古都脊梁……12年的申遗?;ぶ吠贫氨本┲兄嵯摺背晒α腥搿妒澜缫挪肌?,再现“一轴贯通南北”历史景观。

胡同是最能体现北京传统文化特色的符号之一。东四胡同博物馆内,胡同展、非遗体验、艺术市集……讲述着700余岁东四胡同的古韵新声。

不再大拆大建,北京开展渐进式“微改造”,将现代设施融入古建筑,以绣花功夫推动胡同街巷恢复肌理和生机活力。越来越多的胡同院落变身博物馆、展览馆和小剧场等,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更多选择。

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3条文化带,承载了北京“山水相依、刚柔并济”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城市发展记忆。

运用数字化等技术对长城开展研究型?;ば奚桑涣侔毂本┏こ且衾只?、八达岭长城文化论坛;打造大型长城主题情景剧《梦华·长城》……“着眼‘讲好长城故事’,让巍峨长城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毖忧烨N⑿坎砍ぢ砗戾颈硎?。

历史文化名城?;ゅ纯槐剩罕本ㄍㄖ荩┐笤撕游幕糜尉扒晒Υ唇ü?A级旅游景区;形成以箭扣长城为代表的一批示范性?;すこ?,445公里“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主线亮相;三山五园荣获“国家文物?;だ檬痉肚背坪?。3条文化带成为城市文脉传承新样本。

满足群众文化供给需求

船夫号子吼出震天气势,一条大船“驶”上舞台,沿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日前,由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改编的原创音乐剧《北上》在北京艺术中心首演,深受好评。

北京城市副中心,千年运河畔,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成为文化新地标,去年底开放以来接待公众超过700万人次。近年来,北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高质量文化供给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走进正乙祠戏楼,昆曲《怜香伴》正在上演。台下观众在这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老建筑里,领略着传世经典的魅力。以正乙祠戏楼、颜料会馆等为代表的“会馆有戏”文化品牌在北京越唱越响。

当前,北京持续推进富有城市文化特色的演艺新空间探索,接连不断的艺术节、展演季好戏连台,名团名家名剧汇聚京城,“大戏看北京”的名片越擦越亮。

书架上陈列着各类名著、诗歌集;书店里经??刮难?、艺术类主题讲座和非遗文创展览……在北京东城,实体书店正从单一阅读场景转变为艺术客厅、美学课堂。

“书香京城”“博物馆之城”建设加快推动。目前,超过2000家实体书店织密北京城市阅读网络;备案博物馆226座,形成博物馆集群;建成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优质丰富的文化供给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也为城市发展赋能。今年上半年,全市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4万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25.2亿元,占全市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70%。

“北京将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征程上砥砺前行,为谱写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新篇章作出首都贡献?!北本┦形糠止苋粘9ぷ鞯母辈砍ふ晕蓝硎尽1颈钦?潘俊强 施芳

最新播报查看更多
加载更多新闻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合作推广? 联系电话: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电子邮箱:zht@china.org.cn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04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